1. 首页
  2. 都市青春
  3. 穿到民国吃瓜看戏
  4. 旧事

旧事(2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张公拉着苏纯钧评理:“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?我不过好心让他把家人接过来,他不肯,我也没生气,我找小赵抱怨,又被她埋怨一通。唉。”

张公:“我妈也说过,她叫我少。”

张公扯着苏纯钧去书房烟,叹气:“我这两日,可真是过得。”一边是张副官,一边是赵小,本来一个不理他了还有另一个,偏偏这一回这两人站到一起去了。

想起当年,赵小也是觉复杂。

在家是姑娘,嫁人了就是别人家的媳妇,日后还要娘。不媳妇还是儿媳妇还是娘都不容易,张副官是个男人,本来不该知这些事的,可他生了个女儿,就开始心疼起女人来。

何况,他也算对得起她了。只是人心不足,她总是意难平,他也没有办法。

张公怔了怔,把烟泡消了,把烟筒扔盆里。

张公翻白:“平时见你也不少心,怎么这回就小瞧人了?”

张公当天晚上真的没有再烟。

张公:“那把孩接过来?”

张公:“你就不好奇它是什么滋味的?”

他是第二天才的。

张副官的女儿没死,活得好好的,就是早早就嫁了人。他在外当兵,回家比嫦娥见郎的次数都少,只知两个儿一个女儿都好好的就行。

他与赵小那是一笔糊涂账。为一个男人,他也确实犯了错,不该勾引年轻女孩,放纵自己。但张生遇上崔莺莺,在寺里都忍不住邪念,怎么能叫他忍呢。

他把烟让给苏纯钧,见他摇摆手,也没有勉,把烟筒放,坐直,说:“我听说太太不让你烟,你就真的不了?”

张副官叹气:“我瞧着苏太太年轻人,想起我那闺女了。”

赵小也是年轻过的,她从家里跑到张公边时也才十六七。

张副官回去后跟张公学,“那可真是个浑消息的灵通人,见我肯坐喝茶就知您待他们是什么心思了。”

张副官什么都不知,自己闺女就被嫁人了。他再回老家,想看看闺女还要跑别人家去,久而久之见得就更少了。

张副官摇:“算了,她都嫁了人了。”

张公吞烟吐雾的,“这么些年一直都很好,但总是过一阵就会闹一闹,我也习惯了,就是有烦。”

那年,他老爹看就要不成了,他娘就担心他老爹死了,她再死了,这孩不就耽误了吗?而且家里死人,对未嫁的闺女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,搞不好就有那的说女孩克亲,所以赶忙把他闺女给嫁了。

她说:“张副官不是见到一个年轻女孩就想起女儿,而是他觉得苏太太也是年纪轻轻就嫁了人。张副官心疼自己女儿,也连着心疼起了这世上别的女孩。”

苏纯钧:“好奇啊,上学时一直好奇呢。但我妈说不让我,我就不敢不听她的话。”

为了这件事,张副官什么时候想起来就憋气,可又不能跟自己老娘生气,只好时不时的扯来抱怨一通。

那年,他闺女才十四。

张副官:“唉,亲人全在那边,她一个女孩,还是住在亲人边更好。”

到了请客的这一日,苏纯钧和祝玉燕自然盛妆前往。

张公跟赵小抱怨:“你说说,见一个年轻女孩就想起他闺女了,以前还骂过我呢,说我害了你。”

苏纯钧只是笑,说:“张公,您就不该跟女人讲理,讲理是讲不过的,女人也不想听理,她只想听一句话,就是我你,你只要说这一句话就行了。”

那老婆又有什么错呢。


结果门却挨了张公好大一个白

张副官哪能真把自己闺女一家从老家那安生地方拉到这里来?

张公说不话来,的说:“谁叫我没生个女儿呢。”

祝玉燕笑着说:“您今天来肯坐喝茶吃心,我就猜着了。”

张公是个混不吝,说:“你要实在想,就把闺女和你那姑爷都叫来,她不是给你生了外孙了吗?也叫来,又不是住不。”

张公:“你这才是年轻呢。年轻时说这一句就行了,说了十几年了,再说都不新鲜了。”

苏纯钧:“我妈也不让我这个。以前我在敦留学,那边也有大烟馆,我妈写信给我,说要是我敢这个,回去就把我打断,我就一步也不敢去。”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一章继续阅读!)

总不能休了老婆再娶一回吧。


【1】【2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