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
  2. 穿越历史
  3. 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
  4. 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 第661节

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 第661节(3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知识达到了后世研究生平。

并且基础教育还没有完全普及,当年全国小学建了一百所,现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,也才一千多所而已,基本上也就是各地县城保底一所小学。

而初中和中很多县城都没有,只有州府或者路治所,相当于后世的市和省城才有那么几所初中跟中,基础教育自然跟不上。

所以大宋能够攻读博士的层次,其实并不是后世在读博士研究生的平。

而是能够接到目前大宋最前沿科研知识的级别。

应该勉勉算得上专业领域的硕士研究生,或者某些科研平较为落后专业的大三到大四级别。

甚至如果再把专业分细一,比如理学当中的动力学,那脆连初中平都没有,科研能力可谓是极度缺乏。

不过即便如此,现有的博士生就已经是大宋的宝贝疙瘩。

其中尤其是以数学方面的博士生最多,毕竟古代数学成就不低,在几何、代数、数列、次方程、函数等等数学方面多有研究。

在赵骏帮助树立起了数学系之后,数学院甚至已经把微积分搞了来,其余等数学同样在扩展。

因而目前博士生最多的就是数学博士。

今年报考名单才六十多人,其中理学、化学、生学博士加起来也就十二个,可见除了数学平以外,大宋其余学科还是相当落后。

而沈括考的却是理学博士。

大宋现有的理学经过十多年的归纳总结,依旧是矮不齐,有些专业能达到大学准,有些连初中都不如,大分都于初中和中层次。

据上报来的资料显示,沈括在力学、光学以及目前大宋理最先的电磁学都很有研究天赋,成绩也是排名第一。

如果他能够在理学院成功读完博士授业,那么以这个学历参加科举,优待就不是一,甚至于只要他参加科举,哪怕儒学只是个秀才平,也得名列前三甲。

因此足以见到政制院对这样的科研人才有多看重。

“在后世博士研究生是科研的主力军,很多前沿技术的突破都依赖于他们,一个教授带几个博士和一些硕士研究生搞科研是常有的事。”

赵骏说:“未来二十年,大宋的重心要放在科研上来,加大科研方面的投,以国家的力量行全面知识累积,相信五十年,完成所有基础科学的补齐并不是难事。”

“五十年完成所有基础科学?”

晏殊惊讶:“汉龙的意思是,把所有的科学平提升到后世阶段?”

“嗯。”

赵骏:“你们可能不知,其实这些基础理论知识早在二战后就已经完成,到我们二十一世纪之后,基础科学已经百年没有取得重大突破,因为人类在那个时期已经发现了所有最基本的自然规律,科学展主要是在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常规问题,而不是通过改变或推翻已有知识的基础来解决反常问题,所以基础理论不可能再有成果。”

【1】【2】【3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