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
  2. 穿越历史
  3. 独治大明
  4. 独治大明 第538节

独治大明 第538节(2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朱祐樘来到自己固定的茶几前,看到茶已经备好,便轻轻地挥了挥手。

到弘治年间,受帝重,先委任辽东总督,后因功官拜兵尚书。

只是没有想到,而今的满朝重臣并没有因此而退缩,反而能够持着公义,竟然敢于提

这位从厩走的兵尚书,为大明王朝作了伟大的贡献,但可惜难逃生老病死。虽然他因病已经决定辞官归里,但病死于路上。

严嵩虽然心里已经好了准备,但真正面对从外面大步走来的弘治皇帝,整个人亦是匍伏在地上。

御书房这场景早已经司空见惯,他跟往常那般沿着楼梯登上阁楼,而后由着这帮重臣在面商讨政务。

景泰二年,考中士,选翰林院庶吉士,授编修。

现在再度见到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,却是打心里的忠诚,只希望将来能够有机会阁拜相成为皇帝的臣。

这……严嵩并不属于最会场的与会人员,而今看到满朝的重臣既然一起附议对衍圣公除爵,却是不由得暗暗地咽了咽吐沫。

虽然他早些年便得知衍圣公一脉的恶行,只是那帮人终究是圣人后裔,着圣人血,所以并不敢多加指责。

“何止孔氏嫡系如此,那些旁系所的恶行同样令人发指!”

一众重臣已经全来到御书房,三年时间说,但说短亦不短。这里来了一些新的面孔,但亦走了一些老面孔。

现在最让他在意的是海洋霸权,还有便是支持大明王朝控制全世界地盘的粮仓,而今日重要议题之一正是洲粮仓。

当年他能够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,在十二位最尖的人才中钦,正是全拜前这一位帝王所赐。

在场的重臣得知孔氏的恶行后,虽然早已经知晓孔氏弟在山东欺压良善之事,但此刻亦是难掩义愤填膺地行批判起来。

穿斗服的刘瑾手持拂尘,站在阁楼的护栏前:“诸位大人,请开始议事吧!”

阁首辅尹台是文武百官之首,此次同样是由他主持会议,而第一项则是有关山东孔家的议题。

“多谢恩师教诲!”严嵩显得虚心受教

“毒杀自己父亲,这当真是亘古未闻之事!”

景泰元年,顺天府乡试考中解元。

现在接任兵尚书的是辽东总督张锦,张锦在任期间不仅让整个东北地区安宁,而且地盘不断扩大,让大明的疆土东接日本海。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“臣等拜见陛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首辅尹台等重臣看到皇帝现,当即规规矩矩地跪

除了兵尚书外,六侍郎的变动自然是更大。

只是仅仅批判并不是这场最会议的目的,他们要拿真正的置方案。

在半炷香的商讨过后,由阁首辅尹直陈述了商讨的结论:“陛,臣等以为圣人一脉失德,又有抗旨和殴打天亲卫的谋逆之举,故臣等以为衍圣公除爵,相关人等严惩不贷!”

话音刚落,王越等重臣当即一起表态:“臣等附议!”

尚书宋澄这段时间都在山东主持大局,对孔家的况是最为清楚,所以在这里将所有的调查结果行公示:“孔氏虽为圣人后裔,然千年传承,不过一地方豪。百姓受其凌辱,敢怒而不敢言。孔氏有弟,横行街市,抢夺财,甚至辱人妻女,无所顾忌。民不聊生,怨声载,孔氏之恶,人神共愤……”

“孔弘禇竟然还敢草菅人命?”

尚书刘宣原是江西人士,因军籍服役于北直隶,早孤,代替父亲服戌役于卢龙,曾在房中日夜读书。

表现优秀的六侍郎外放地方任督抚,像侍郎钱森和工侍郎于铭都已经外放,而他们的位置亦是被新生力量所填充。

……

“用自己妻妾引诱自己的侄,当真是禽兽所为!”

陈述即可。”

在兵尚书任职这些年,虽然刘宣没有立显赫的军功,但大力发展京卫武学,为大明培养了无数的优秀将领。

穿龙袍的朱祐樘已经从当初十七的年轻人步了青年序列,虽然养尊优的生活让他肤白皙,合着清秀的五官仍旧是年轻帝王,但整个人所散发的帝威不比当年的太宗皇帝弱。

面对着在场的重臣,他并没有维护孔氏的颜面,而是将自己的观和调查的结果都纷纷拿来摆在大家的面前。


【1】【2】【3】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