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
  2. 穿越历史
  3. 青云台
  4. 青云台 第155节

青云台 第155节(2/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唐主事不由怒:“朝廷什么时候知一切了,朝廷不也在查证……”

大理寺卿似乎觉得难以启齿,脆跪:“臣照着昭王殿教的法,拿庞氏一家激了曹昆德。原来曹昆德在十多年前,得知了庞氏妻儿的遭遇后,就在筹谋着今日了。他说,既然先帝要修筑洗襟台,要让人记住他的功绩,记住那些投江的士和战死的渡河将士,那么同样地,他也要所有人铭记当初劼北人受的苦。他还说……还说……”

殿外再度传来急促的脚步声,一个小黄门在殿外禀:“官家,张大人在拂衣台请求面圣。”

众人正待细思张远岫是何故排除万难了,小黄门在殿门外添了一句,“张大人说,他有法……劝走围堵在门外的士人。”

着一片白,像是雪,众人顺势朝殿门外望去,这才发现一时不觉,外间真的雪了。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之前曲不惟拒不招章鹤书,朝廷没有实证,又碍于老太傅颜面,一直不好传他,有了供词,传审也有理有据了。

“还说什么?”

“难怪了,就说士人为何会聚集起来,原来他早就在里了人!”

“我看他哪里是想让人知劼北人的苦难,他就是想闹得天!”

外间风雪肆,宣室殿中,每个人的脸都是焦灼的,青唯的耳力好,在萧肃的风雪声里,她似乎听到了曹昆德回院狂放的笑,那是一再也没人能阻止他的得意。

放士人,他给我洗襟台的名额,银货两讫互不相欠,至于他的‘银’哪里来,洗襟台要是没塌,这是小事,我懒得知。洗襟台塌了,这事太大了,有时候知得太多反而不好,我便不想问。不过照我猜,应该与当初放的那批士有关。”

大理寺卿审问完曹昆德,几乎趔趄着撞殿门,跟赵疏拜,“官家,曹昆德招了……也不是招,他把一切都说了。”

“他还说,他早就安排好了,士人中有他的人,早上墩已经见过他们,并且告诉他们,朝廷早就知了一切,只是刻意隐瞒,秘而不宣罢了。”

这话,青唯的心没由来地凉了一分。

外间风雪纷扬,不过片刻,一个眉的人便在大殿上拜,他的目

待禁卫离开,曲不惟也被带去了,刑的唐主事很快上前,“官家,既然曲不惟承认洗襟台的名额是章鹤书给的,说明这些名额必然是从京中的,此事与翰林脱不了系,臣听闻老太傅已经回京了,可要传审他?”

赵疏问刑尚书:“供记好了吗?”

“徐大人言之有理。”另一名大员越众而,“老太傅自然要审,但决不能派人登门缉拿,除非太傅愿意自行,否则要传要召都待来日。且恕臣直言,适才昭王殿说,想要彻底驱走民众,只有找到真相,还以真相。然而今日这真相听来——至少曲侯招的这些——越听越心惊,纵然当年没得选,朝廷最后确实有负于劼北人,先帝确实置过为劼北说话的士,包括茅将军的死,曲不惟买卖名额的真正因果,当朝国丈在大案中的翻云覆雨,这一桩桩一件件说去,只会让这些士人愈发愤慨,不闯门就不错了,又当如何平息众怒?”

赵疏看过后,沉默了片刻,“殿前司听令,立刻带兵去章府,缉拿章鹤书归案。”

此问一,还不待谢容与回答,殿外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。

“官家容禀。”这时,殿上一名大员拱手,“纵然曲不惟所招事实骇人听闻,甚至牵涉当朝枢密副使,诸位莫要忘了,亟待解决的是,如何给讨问真相的士人与百姓一个代。老太傅在士人心中何等地位?朝廷传审枢密副使便罢了,这时候派人去太傅府拿人,必然引发士人动,事态只会恶化!”

带青唯的那名禁卫领命,正要退殿外,赵疏又把他叫住。他安静地坐在龙椅上,中似有云烟浮沉,“行事隐秘些,此事……暂不要让后。”

“回官家,记好了。”刑尚书将供状呈到御前,给赵疏过目。

“这个老太监真是疯了!”

“街上这样,如果殿前司没有找到墩,那封血书落在了士人手中,如何是好?等我们查到真相,黄菜都凉了!”

“朝廷知不知不重要,重要的是,有了这句话,那些士人必然会守在,直到朝廷给代为止。”不待唐主事说完,刑尚书叹了一声,“老臣适才还想,如果今日实在想不对策,就派人去涉,看能不能暂缓三日,看来,这条路也被堵了……”

她早就知曹昆德对洗襟台的憎恶,一直查清楚他的筹谋,可惜,还是算漏一步。

今日没有廷议,大臣们上值的时辰比平常晚一些,不是被堵在半路,就是连门都不了。宣室殿上这几个都是昨晚夜宿当值的,能想法的全都凑齐了,所以像青唯这样的重犯来了大殿,也没什么人有异议——洗襟台的事她清楚,多少能主意。
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